宓风光人物作品展
 
 
 
 
 
 
 
 
   

[主页] [上一层] [关于我们] [加盟方式] [全部艺术家] [联系购买] [艺术资讯] [友情连接] [请您留言]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作品 1 作品 2 作品 3 作品 4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 国画
       
       
作品 5 作品 6 作品 7 作品 8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 国画
       
       
作品 9 作品 10 作品 11 作品 12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 国画 宓风光《戏剧千脸谱》 宓风光 雕塑 爷爷奶奶
       
       
作品 13 作品 14 作品 15 作品 16
宓风光 雕塑 藏民 宓风光 雕塑 水滸01 宓风光 雕塑 水滸02 宓风光 雕塑 水滸03
       
       
 
作品 17 作品 18 作品 19 作品 20
宓风光 雕塑 卖唱 宓风光 雕塑 挖儿朵 宓风光 雕塑 磨剪子罗 宓风光 雕塑 把尿
       
 
作者简介

 

宓风光


 

宓风光:1956年出生,嵊州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1989年创办“浙江泥人宓研究所”,作品《千人脸谱》获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创作奖;作品《世界首脑人物》获浙江民间艺术作品展金奖、浙江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金奖、中国跨世纪工艺美术作品大展金奖;作品《咱老百姓》获首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博览会金奖。曾应邀多次赴国外进行民间艺术交流。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范达明  (来源:范达明的博客)

宓风光是一个没有进过美院读大学(甚至还失学高中)却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民间艺术家,就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地道的自学成才者。

按照“人以群分”的说法,如果从“人才论”角度可把人分为“成才者”与“不成才者”,又由于无论“就学者”还是“自学者”都可能是“成才”或“不成才”,那么就可按 “优、上、中、可”的才干水准或次第把人排列组合为“自学成才、就学成才、自学不成才、就学不成才”这四种群类,显然,在此排列中,宓风光当属第一类的“优”者。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这种次第排列——它似有轻视学历之嫌。其实,自学也是“学”,自然不会无“学”之“历”,只不过此“历”是不以考核获得“文凭”做凭证的(中国新时期创造的“自学考试”是自学而又可以有学历文凭的一种新考学模式,此当别论),但是自学学到的东西总还在自己肚子里,是逃不走的,而宓风光之所学作为一种特色民间工艺美术(而非高科技的理工学科),也为他的“自学成才”提供了更大可能的客观条件。重要的是,“学”之“历”不过是进入“经世致用”的手段,其最终价值还是要通过就业后取得创造性成就、达到真正成才之目的并以这种成就的“资历”来做验证的。在这方面,在实业与实绩方面,宓风光都具有优势,因而他不能不是“优”者。

这里,在“自学成才”与“就学成才”两者中,我之所以列前者高于或优于后者,是因为两者如果同为成才者(如果“自学成才”在某些学科方面具备现实可能性的情况下),一个自学者显然比一个在校就学者要花费更多的学习时间、面对更多的学习障碍与困难,又必须随时抵制妨碍自学的种种诱惑,因而须得有更大的持恒学习的毅力与自觉性。而这种毅力与自觉性之重要,与其说是针对知识的修炼,不如说是针对人的修炼与人格的造化,它对于人的成才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如果自学成才者在“在学阶段”就能别有如此优长,那么进入“就业阶段”,此优长就将起到更大的作用与影响。更何况,学习是人生一辈子的事,充其量20多年的“在学阶段”在人生中终究是较短暂的时段。自学精神应该是一种不息的精神,它以自强不息精神为内驱力,它是成才的最大保证。在这方面,宓风光近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与实绩已经提供了证明。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 范达明 - 范达明的博客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 范达明 - 范达明的博客

宓风光近影与自画像

宓风光的“自学成才”离不开他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奋斗,也离不开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所提供的历史机遇。1978年从无锡回故乡嵊县的泥塑大师柳家奎、柳成荫依据当地泥质条件在嵊县创办泥塑厂。1984年,已做过五年木雕工人、时年28岁的宓风光恰恰被招进该厂做了设计员,获得了师从柳成荫学泥塑的条件,当然很快他就“名师出高徒”了。1989年,宓风光毅然离开了经营不得法的该厂而独立创建了浙江泥人宓研究所。他的这段履历说明,嵊州泥塑或“泥人宓”的发展史,完全是与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历史同步的,如果不是搞活经济的时代条件与历史的机遇,他怎么可能被允许注册建起浙江首家的民营艺术研究所呢?他的成功凭借了“时势造英雄”的外部条件,更凭借他的才智以及他比之周围其他人更善于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那种敢为人先的努力。归根结底,他的自强不息的奋斗与成功离不开时代的造化——取得成就与成功的他应该感恩他赶上的今日好时代。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 范达明 - 范达明的博客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 范达明 - 范达明的博客

   宓风光《戏剧千脸谱》                                         陈列的“泥人宓”作品

“从心所欲不逾矩”。个人的创造与风格再强,成就再大,仍需置其于合乎艺术规律的底线之内,这些底线不应视为束缚艺术家灵感发挥的条条框框,而应视为激发艺术家“迁想妙得”(顾恺之语)灵感的助动力。这里,承继前人的优秀传统与发挥个人的独创显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总的来说,“泥人宓”的艺术风格,在一类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对无锡“惠山泥人”装饰性、工艺性造型与彩绘风格的拓展(如对大的装饰性外形的改变以及对彩绘的相对素色化等),在另一类作品中则表现为在吸纳天津“泥人张”贴近生活的写实精神基础上有意采用了造型的漫画化夸张手法与粗犷的雕塑化塑泥语汇(多半还放弃了彩绘的传统工艺),正是因为在保持民间泥塑传统工艺本位上有了如此的突破,后起的“泥人宓”才谈得上与在历史传统上更有优势的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当代中国民间泥塑艺术三大地方特产之一,达到这一点极为不容易,当然是难能可贵的。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 范达明 - 范达明的博客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 范达明 - 范达明的博客

 宓风光《藏民系列》之一、之二、之三

如今作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的宓风光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对他来说,这既是承载着很大的荣誉,也是承载着作为传承者的历史重任。我相信他会在此非常基点上再接再厉。作为其个人,他的另一艺术成就还在他的意笔线描人物画方面。民间泥塑人物与意笔人物画两类作品组成了他的艺术作品展相互关联的两方面的成就,这有点类似于胡小军的陶艺与他的“陶艺风”绘画的情况,它是造型艺术领域常常存在的“两面一体”(或“一体两面”)相互通融而共荣的产物,它当然也为这个展览增加了看点。

宓风光曾说,“出集子”(指去年《宓风光作品集》的出版)是圆了自己“第三个梦”,那么,早年因读书无缘进美院而如今终因办个展进了美院,应该说也是圆了他此生第四个也是最渴望圆的“进美院”的梦了吧!在此,祝他进美院办个展圆满成功,并祝他以往的诸多好梦最终都能——圆梦成真。

是为序。

                                                                            2008年11月22日于杭州梅苑阁

 

圆梦成真:“宓风光艺术作品展”序 - 范达明 - 范达明的博客

 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主办

“浙江泥人宓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研讨会”(2008.12.23下午在中国美院专家楼会议厅)

部分与会者合影

前排左起:范达明、高照、杨成寅、宋忠元、冯罗铮、张所照

后排左起:陆乐、周庆、潘嘉来、钱国静、宓风光、莫大林、严健民、吴双涛、徐红 

 


创业创新30年·百名风流人物(64)宓风光
陷入“泥潭” 风光无限

www.shaoxing.com.cn  绍兴网  2008-08-22 15:37

(图:高晓建 画)

    喜欢泥人宓的作品,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幸去当时的嵊县泥塑厂采访,目睹了一团泥巴在一双巧手“捏把”下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泥人小巧精致,神态生动,最小的微型泥人黄豆那么大,造型夸张,让人拍手称奇。我便记住了这位泥塑设计者的名字宓风光。

    7月27日中午,忽然接到宓风光的电话,他正在绍兴联谊会馆参加一个美术研讨会。机会难得!连忙顶着烈日赶去采访。于是,20年后,我与“泥人宓”又有了一次面对面。

    孤独而执着的“捏泥人”

    长发、T恤、鸭舌帽,蓄着很有韵味的长须,宓风光还是那个记者见过的最有“艺术造型”的艺术家。

    采访即从他的“艺术创作”说起,宓风光毫不掩饰自己的“孤独”之感。这种孤独来自于独自在艺术领域里的奋斗和思考。“孤军奋战,感到很累。眼下嵊州做泥塑的几个作坊和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我一直坚持七分为创作、三分赚米钱。”

    宓风光从事泥塑艺术30多年,先后带了50多个徒弟,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继承“泥人宓”的传人。“他们都去装自己的米缸(赚钱)了。”虽然是玩笑的口吻,但宓风光眼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他说,搞泥塑作品,需要有极大的毅力和忍耐力。“我既然走了这条路,就要走得挺直。至少现在我还可以做下去,做一些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

    宓风光对泥塑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挚爱,因此他不得不困惑着、孤独着。宓风光把自己这大半生比喻成“陷入泥潭”,并且决定把这四个字定为日后自传的名字。他说:“艺术因为痛苦才叫艺术,经过很多磨难才能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正是在“泥潭”中,宓风光不停地构思,不停地创作,并开创了一个属于浙江的泥塑流派。目前全国最出名的泥塑有三大派系,一是天津的泥人张,二是无锡惠山泥人,三是浙江的“泥人宓”,这个“宓”就是嵊州的宓风光。

    泥潭里的艰难跋涉

    宓风光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6岁那年父母离异,稚嫩的双肩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他外出流浪,做泥工,浇沥青马路,扛木头,拉过泥砖,也做过雕花匠……岁月的种种磨难在他的脸上和心里刻下的是坚强和刚毅。他最大的爱好是一边画画,一边动手捏泥人。在《宓风光作品集》的后记中他写道:“小时候大清早蹲在菜市场的角落画速写,被人赶出来……那时饿着好苦,但也好快乐,无拘无束……”酷爱艺术的他梦想着能到美术院校去深造,却成为泡影。而泥土,最终成为宓风光一生不变的痴恋。

    1978年,从无锡回故乡的泥塑大师柳家奎、柳成荫在嵊县创办了泥塑厂,宓风光凭着自己“玩泥巴”的功夫被招进厂当上了一名设计工,并成为柳成荫的徒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市场经济大潮对传统民间工艺产生了强烈冲击,嵊县泥塑厂最终没能够挺立潮头。然而,宓风光却独自扛起了“浙派泥塑”的大旗,他于1989年创办了全省首家“浙江泥人宓研究所”。

    从此,他就像一位游泳健将,始终不停地搏击。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在泥潭里游泳,只有全力拼搏,别无选择。“泥人宓”杀出了一条活路,并将“浙派泥塑”的旗帜在全国扬起。虽然前行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泥人宓”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1996年,由于经济拮据,“泥人宓”变得寸步难行,宓风光便南下深圳,去搞油雕设计,每月赚八千,干了一年。2002年,宓风光接受了一家领带公司的高薪聘请,他为企业摘取了全国领带设计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二项桂冠。这两次“打工”以后,他又回到泥人宓研究所,继续着他的创作之路。

    徘徊在梦境与失眠中

    大凡痴迷于艺术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创作走到山重水复之时,柳暗花明的往往是一个不经意的生活场景,比如做梦。宓风光说,他常常从梦中获得灵感。

    “梦可以挖掘人潜意识里的火花。这种灵感只有热爱生活、对创作充满激情的人才会有。”宓风光如是说。每到夜半醒来,他常常会猛地翻身坐起,用一管画笔把尚留在脑海里的梦境记录下来。粗犷的、写意的、夸张的,有时是一个片段,有时是一个系列,一幕幕、一幅幅立马成了鲜活灵动的画面。放下笔,他却失眠了,想着艺术特色在哪,如何造型,用何种手法……

    几十年来,这位经常徘徊在睡梦与失眠中的人,或以纤细苗条,去体现婀娜多姿的江南民风;或以惜墨如金,大写意的手法去表现当代的粗犷和豪迈;或以系列化、整体化特点,去展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创作出了一批批形态各具、性格迥异的泥人精品。《千人脸谱》以恢宏、整体的气势,被国家轻工部珍藏,并入选绍兴一绝,先后送往以色列、巴基斯坦、希腊、澳大利亚等国展出;《世界首脑人物》以夸张、传神的手法,将平面化的漫画用立体式展现,首创漫塑作品;《中华民族》以艳丽的服饰,摇曳的身姿,展现了56个民族各自的特色,吸引了众多惊羡的目光。此外,他还以全新的手法创作了单件精品,如《三百六十行》、《老夫老妻》、《屈原》、《藏民》等1000多件,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泥人宓”,名扬全国。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这是宓风光的创作原则。在“有、精、特”之间,他不搞批量生产,不求经济效益,只走自己的“特色艺术”之路,如《世界首脑人物》就塑了100套,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收藏价值。

    一位充满才情的画家

    创作需要搜集大量素材,为此,宓风光常常深入西北、西南等地区,甚至赴阿拉伯、东欧等国采风。如在创作大型系列作品《中华民族》时,宓风光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全国各个少数民族地区。

    除了“泥人宓”,宓风光也是一位充满才情的画家。《宓风光作品集》收录了他的数十幅绘画作品。近年来,在嵊州、绍兴、义乌等地举办的《阿拉伯风情百图展》、《宓风光水墨人物画个展》等一系列画展,正把一个具有较高造诣的中年画家推到广大观众面前。然而,宓风光依然钟情于泥塑,依然喜欢做他的“泥人宓”。在他看来,画画只是他的“副业”,是属于泥塑之余的“玩几笔”,最终,他还是要和泥塑厮守到老。

    1995年,初中文化程度的宓风光获得了“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8年还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卖唱》、《把尿》、《挖耳朵》等被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2001年中央电视台一、二、四套分别播出了“宓风光泥塑艺术”专题片,介绍了他在泥塑创作、研究、开发和传播中的杰出贡献。

    人物名片

    宓风光:1956年出生,嵊州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1989年创办“浙江泥人宓研究所”,作品《千人脸谱》获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创作奖;作品《世界首脑人物》获浙江民间艺术作品展金奖、浙江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金奖、中国跨世纪工艺美术作品大展金奖;作品《咱老百姓》获首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博览会金奖。曾应邀多次赴国外进行民间艺术交流。  

 
来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作者: 记者 周飞 编辑: 樊蕾
联系
 

联系:国画365网
手机:13851198365                                

第一时间內为您直接联系艺术家本人
作品具体价格或润格等待咨询艺术家

                  

备注

 

作品多为艺术家代表作,或已售出,本站仅为展示宣传艺术家用。如果您在浏览鉴赏后想收藏艺术家此类作品、或购买更多作品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可直接 为您联系艺术家本人。联系手机:13851198365。具体见本站“关于我们”或“ 联系购买”等处。欢迎收藏家、画廊、艺术馆联系购买预定!谢谢!

艺术家欲与国画365网合作加盟代理具体请见:加盟方式

 

 (20091124)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上一页] [上一层] [下一页]

 

版权所有:国画365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