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才国画作品展

[主页] [上一层] [关于我们] [加盟方式] [全部艺术家] [联系购买] [艺术资讯] [友情连接] [请您留言]

国画家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Q | P | R | S | T | W | X | Y | Z

 

蔡 葵
蔡天雄
蔡玉水
蔡若虹
曹德兆
曹广福
曹自晓
曹香滨
常朝晖
常春月
常 进
陈光林
陈爱萍
陈半丁
陈葆棣
陈从周
陈大羽
陈大章
陈海萍
陈克永
陈 谋
陈佩秋
陈 鹏
陈 平
陈秋草
陈少梅
陈向迅
陈小翠
陈雄立
陈永锵
陈玉铭
陈运权
陈子庄
陈 醉
陈振新
陈永平
陈济谋
陈白一
陈建义
陈 琪
陈茂叶
陈世光
陈玉峰
陈履生
陈全胜
陈伯希
陈永乐
陈 辉
陈 明
陈良才
陈 争
陈德华
陈创洛
陈  龙
陈培林
陈培伦
陈彦龙
陈永康
陈有吉
陈玉先
陈中华
程宝泓
程大利
程东富
程十发
程翔宇
程 璋
程振国
程 健
程 华
池春举
池沙鸿
崔景哲
崔 见
崔 进
崔小立
崔子范
崔如琢
崔振宽
崔俊恒
崔志安
柴京津
柴博森
仇传澄
楚启恩
成弘夫

作者

 

陈良才


 陈良才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美术系教授。出生在广东梅县,自小酷爱美术,196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张振铎 关山月 汤文选等著名国画大师。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大学美术系任教。为河南美术界培养了一批活跃于当今画坛的中坚力量。 
   
     1965年作品《黄河两岸金稻香》入选第三届美展,同年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创作大画。1966年曾担任焦裕禄大型展览设计及主创人员,创作代表作品《谈心》。1984年作品《清漓渔舟》、《黄山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万山深处一孤舟》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 1993年《盛世江山 硕果累累》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并被编入由江泽民题写书名的《毛主席纪念堂珍藏画集》。2005年,《盛世江山国泰民安》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出版展出。曾多次举办画展,众多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广泛收藏。2006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源远流长》。 

 

 

作品
       
作品 1 作品 2 作品 3 作品 4
陈良才 国画 陈良才 国画 陈良才 国画 陈良才 国画
       
 
评论
 

著名客籍画家陈良才:笔墨当随时代
王松兴专业号 | 2017-7-2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其最高境界是神韵,是在写实、写生的基础上 “传神写意”,追求笔墨无痕,思想飞翔的境界。

“我爱画人们喜闻乐见而且自己也喜欢的东西,重视题材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新。艺术作品需要兼收并蓄——传统审美中好的东西,我是不肯丢掉的,她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其博大精深,有一种迷人的美、一种深刻的美。” 陈良才如是说。其言语间传达出对中国笔墨的认识,那是艺术家具备哲学家气质的学者风范。

陈良才是一个冷静而严肃的著名国画家,1937年12月出生在广东梅县,自幼酷爱美术,1964年毕业于湖北美院,师从张振铎、关山月、汤文选等著名国画大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美术系教授,为河南美术界培养了一批活跃于当今画坛的中坚力量。多次参加书画联展和举办个展,10余件佳作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及国内外多家博物馆,作品还被选送到美国、日本、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展览,深受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笔墨当随时代”。陈良才博览群书,襟怀有度,平易近人,排斥俗媚,这反映在生活及艺术上的方方面面。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或书法,无一不镌刻着时代的烙印。他在所处的不同时代,用自已的生活实践和感悟,作了精妙的注释。尚在湖北美术学院读附中期间,陈良才的艺术天赋就崭露头角了。1958年,创作国画《在东西湖劳动》,并发表于当年的《湖北日报》。1965年,陈良才创作的国画作品《黄河两岸金稻香》,描述的是郑州花园口淤灌田丰收景象,画中的不同人物举止神态各异,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反映了黄河两岸人民在农田劳动,看到丰收在望的庄稼时的喜悦情景。该作品被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

1965年,陈良才在河南省美协主席、被誉为”黄河老人”的国画大师谢瑞阶的推荐下, 与其他几位河南国画家一道为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创作了巨幅国画——《刘庄民兵营》,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河南留庄民兵打击日本鬼子的激烈场面,这是一幅代表河南省国画界水平的巨幅国画。

1966年,陈良才是“焦裕禄事迹展览”中的主创人员,他随同穆青等人到兰考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体验生活,为展览创作了多幅国画作品,其中的代表作《谈心》,凝结着焦裕禄和老农促膝深谈、为改变兰考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与人民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感人情结。表达了具有时代风范的独特的美,对形式结构的精益求精,对视觉效果的刻意追求,对色彩的纵横挥洒和创造性发挥,构建了一种超越传统的典范大作,《人民日报》、《长江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媒体争相发表及转载。这段时期,陈良才创作的人物居多,作品构图饱满、人物的造型准确生动,审视并体现更多的是人性的美,争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和认可。时年不到30岁的陈良才已经化蛹为蝶,济身于画坛。

他说,他偏爱山水,自小成长在南岭山脉,爱行路,喜欢有名山巨壑并陶然其中;也喜欢不名的小山村,留恋那里淳朴敦厚的山情人情。他爱一花一木,爱飞禽鸣春,爱高洁明净的荷花,爱搏击长空的苍鹰。先就学在长江之滨,毕业后又在地处黄河下游的河南大学任教,而且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如今退休了,居住在新乡,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大山大水见得多了,悟得透了,所以骨子里有真东西,他去为艺创作,自然派生出大气象来。

他的大写意山水画作品气势充盈,风骨铮然,有力透纸背之感。笔墨酣畅、淋漓、质朴、浑厚,给人一种大朴不雕,归于自然的艺术美感。这种山水的风骨和韵致,直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执着与永恒。陈良才的这些作品无一不给人以清旷淡远,骨疏神密,意境空阔,灵气回荡之感,深得自然和谐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白山黑水,还是碧山红水,多变的画面中,中国传统的树木屋宇水口滩岸点景之物,和散点取景之程式,又糅进了自己的洒脱和豪放,已经被各尽其用地整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奇特而和谐的视觉效果。尤其可贵的是一批亦书亦画的水墨作品,大胆和不拘一格的探索精神,实在是不亚于年轻气盛的前卫艺术家的。

1984年,原中国美术馆馆长刘砚看完陈良才所作的《清漓渔舟》和《黄山图》两幅山水作品后,给予极高评价,当即选中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功底深、有新意、很大气”。寥寥九字,足见画家创作之功力。同年,作品《万山深处一孤舟》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深山采药图》是一幅创作于80年代早期的彩墨画,给人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享受和无限想象空间,不难看出他在纵情泼墨中追求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神韵。名山大川,目击而得,大好山河,胸中丘壑,山情水性,笔底烟霞。山水画《泰山胜景图》是他较为得意的一幅作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境地跃然纸上,一派大气磅礴之豪迈。画于2003年秋的作品《山高路崎岖》,取景太行山。近景一峰独秀,高大雄浑,在险峻中求得稳定,山峰峙立,巧夺天工。整幅画面着墨不多,天和水都不着笔,别开生面,水天一色、空旷渺茫,极空灵萧疏之至。画面上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这空白是水、雾、还是天空?或是别的什么东西?这些都由欣赏者自己想象。

2005年,作为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特邀的全国56位书画家之一,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21世纪首次举办的“话说盛世 铸鼎旌功”书画艺术珍藏活动。作品《盛世江山国泰民安》、《祖国大地春常在》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被出版展出。2006年,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再次邀请陈良才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国画,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丈二匹巨幅国画《源远流长》。这无疑是对陈良才教授艺术创作的充分肯定。

40多年来,陈良才不断致力于画艺,好学不倦,专一求精,心不旁鹜,老而不辍。深于思,精于勤。从其作品不难看出,他既有泼墨运彩的功力,又能寓情、理、法于一炉,落笔潇洒、沧浑古逸,使人体会到其画风有诗意之趣。对于传统中国绘画的画法、题材、形式、风格流派,他皆能兼收并蓄,各逞其能。他与所有成功画家的艺术发展历程一样,大致可以分为“具象”、“抽象”、“造象”三个阶段,那么从陈老的人物,再到大写意山水,到最近创作的花鸟画,逸笔纵横,笔情墨趣,皆韵味盎然,独具风格地形成一种审美构造,更是一种墨象语境,显得大气磅礴而才气横溢。

作品《三思图》是一幅很有创意的国画佳作,构图新颖,画面里3只形态各异的鹭鸶集于浅滩,有的眼望前方、有的寻思苦想,有的足智多谋,深思熟虑耐心等待,捕捉时机。画家利用鹭鸶的“鸶”与思想的“思”两字的谐音,寓意人们做事决策要深谋善断“高瞻远瞩、三思而行”。此画既有“意思”,又有情趣,这正是花鸟画的亮点。“静”能生悟,宁静致远,世间万物静观皆能自得。欣赏者必将以此为鉴,严以律已,脚踏实地,面对问题认真地思考选择。此画寓意深刻、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暮归图》是一幅晚秋诗意图。几株败芦,随风飘动,临水浅滩,水面格外地静,“水凫”迸风振翅,动静分明,相得益彰。水凫大大小小,足有八只,形态各异,忽忽有声,象听到巢中小鸟的呼唤,在黄昏前急匆匆地往回家的路上贴水疾飞。粗笔湿墨,色彩混融。画家在激动之余速画了两幅,描绘出动与静的抒情乐章,其中一幅已被青岛博物馆收藏。

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陈良才以饱满的激情创作了3幅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1993年其作品《盛世江山硕果累累》参加“东方红——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大型书画展”中被纪念堂重点介绍,陈列于展厅显著位置,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并编入《毛主席纪念堂珍藏画集》。画家以无限崇敬之情,用画笔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如今盛世江山、硕果累累应更加深切缅怀革命先驱们。2006年初夏,记者意外接收到邀请,采访了陈良才教授。进入画室,满眼是川河山岳草木,苍穹万物生灵,远观是云雾淡远,近处是鸟语花香,驻足其处,留连忘返。铺开一幅近期创作的花鸟画《约会》,画家以扎实的传统功力、独到的艺术思维和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不断实现着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向着现代审美意义上的转变,用清劲飒爽的笔致,画竹梅数枝,疏落有致,表现了翠竹寒梅拒霜耐寒的性格,抒发自己心旷神怡的情怀。画家似乎觉得不够痛快,有肆意地勾勒数笔,几只麻雀有的上了梅枝,有的落了地面,有的呼扇着翅膀,有的正欢快地觅食。一派欢跃,掷地有声。每到岁寒除夕,竹梅历来所文人喜欢所推崇,再添几只小麻雀,更增灵动之美,而麻雀独具天真活泼和淳朴自由的野趣。看来画家如此布局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新版“岁寒三友”更贴近时空季节的真实而意义深远。

陈良才教授与笔者同是客家人,客家人源自中原,陈良才这位客家人复落户中原,成新的客家人,定居中州四十年,在围中浸淫,自然吸收其中养料。

采访没有语言隔阂,交谈尽兴后,便有了泼墨的雅致,当即书写了一幅书法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字字刚健,铿锵有力,扬扬洒洒,一气呵成。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一幅山中冬景,犹在眼前,色泽斑烂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平添更多的是无限的生机和快感。此情他境,从谈笑中,能看出陈教授的心态依旧年轻,对艺术美的追求始终执著。

“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对国画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笔耕不缀的画家陈良才激情饱满,眺望远方。

(2006年发表于《中国书画家》、《新闻爱好者》等媒体。作者注:陈良才于2007年病逝于河南新乡。)

联系

 

联系:国画365网
手机:13851198365 (张先生)                                

 

备注

 

作品多为艺术家代表作,或已售出,本站仅为展示宣传艺术家用。如果您在浏览鉴赏后想收藏艺术家此类作品、或购买更多作品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可直接 为您联系艺术家本人。联系手机:13851198365。具体见本站“关于我们”或“ 联系购买”等处。欢迎收藏家、画廊、艺术馆联系购买预定!谢谢!

艺术家欲与国画365网合作加盟代理具体请见:加盟方式

 (20201116)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上一页] [上一层] [下一页]

 

版权所有:国画365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