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伦国画作品展

[主页] [上一层] [关于我们] [加盟方式] [全部艺术家] [联系购买] [艺术资讯] [友情连接] [请您留言]

国画家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蔡 葵
蔡天雄
蔡玉水
蔡若虹
曹德兆
曹广福
曹自晓
曹香滨
常朝晖
常春月
常 进
陈光林
陈爱萍
陈半丁
陈葆棣
陈从周
陈大羽
陈大章
陈海萍
陈克永
陈 谋
陈佩秋
陈 鹏
陈 平
陈秋草
陈少梅
陈向迅
陈小翠
陈雄立
陈永锵
陈玉铭
陈运权
陈子庄
陈 醉
陈振新
陈永平
陈济谋
陈白一
陈建义
陈 琪
陈茂叶
陈世光
陈玉峰
陈履生
陈全胜
陈伯希
陈永乐
陈 辉
陈 明
陈良才
陈 争
陈德华
陈创洛
陈  龙
陈培林
陈培伦
陈彦龙
陈永康
陈有吉
陈玉先
陈中华
程宝泓
程大利
程东富
程十发
程翔宇
程 璋
程振国
程 健
程 华
池春举
池沙鸿
崔景哲
崔 见
崔 进
崔小立
崔子范
崔如琢
崔振宽
崔俊恒
崔志安
柴京津
柴博森
仇传澄
楚启恩
成弘夫

作者

 

陈培伦


陈培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化部美术考级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华旅游书画院院长、《经济》杂志社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多年来致力于书画的创作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国画作品清新隽秀、空灵秀逸、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其书法作品以隶书见长,朴厚劲秀、宽博庄重。1994年5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展。2011年12月,应法国美术家协会邀请,赴法国参加巴黎卢浮宫卡鲁赛尔艺术展,作品“泉落秋山出白云”获得金奖。2012年被评为“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山水画百家”之一。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家博物馆、以及日本、新加坡、法国、西班牙、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及机构收藏。出版有《陈培伦国画集》、《陈培伦画集》、《陈培伦写生作品集》、《共和国六十位大家名家——陈培伦》、《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当代名家陈培伦邮票精品珍藏》等。
 

 

作品
       
作品 1 作品 2 作品 3 作品 4
陈培伦 国画 陈培伦 国画 陈培伦 国画 陈培伦 国画
       
       
       
作品 5 作品 6 作品 7 作品 8
陈培伦 国画 陈培伦 国画 陈培伦 国画 陈培伦 国画
       
       
 
评论
 

砺心砺志,磨锥成针

文/刘大为


   我与培伦认识于1990年,初次相见即对他朴实、谦虚的作风有深刻的印象。培伦画室名“磨锥堂”,正是取磨锥成针之意,由此可见他对于绘画刻苦勤奋与坚韧严谨的求索精神。培伦习画,从最传统的技法入手,多年如一日耕作于砚田墨海,现已取得相当成就。他首先从画本入手,对宋元诸家和清初四僧用功甚勤,尤其是崇仰“金陵画派”龚贤,心追手摹,以臻化境,李铎先生题其临龚贤《溪山无尽图画册》云“君于临习中揣度笔法,积墨点染,淡墨皴擦,既厚且活,干湿互济,含蓄内敛,沉厚不浮。”可谓得龚贤用笔之妙。通过对古代先贤的师法,培伦逐渐得山水造型之趣。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游历黄山、青城山、峨眉山,取自然之真气,体悟造化之神韵,并与古人的描绘相参照,以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从而领略师古人之法而弃古人之迹的妙谛,培伦走的正是这样一条绘画之路。因此,培伦的画能有今天这种面貌是可喜可贺的。他的画无论丈二巨幅或是盈尺小品,皆得传统之力,显得扎实,饱满,厚重。巨幅得山水之势,小品的得山水之韵是其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讲,培伦不是一个一味追求向自然造化或古人先贤乞求个人风格的画家,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坚忍不拔地前进,他的绘画风格是在不断的量变中形成的。

   培伦多年的辛苦已见成果,对于勤奋的培伦来说,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播种、耕耘的过程。无论前行的路是多么艰辛,我都祝愿他一如既往地磨锥不止。

2000年5月

 

联系
 

代理:国画365网
手机:13851198365 (张先生)                                

第一时间內为您直接联系艺术家本人
作品具体价格或润格等待咨询艺术家

                  

备注

 

作品多为艺术家代表作,或已售出,本站仅为展示宣传艺术家用。如果您在浏览鉴赏后想收藏艺术家此类作品、或购买更多作品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可直接 为您联系艺术家本人。联系手机:13851198365。具体见本站“关于我们”或“ 联系购买”等处。欢迎收藏家、画廊、艺术馆联系购买预定!谢谢!

艺术家欲与国画365网合作加盟代理具体请见:加盟方式

 (20201121)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上一页] [上一层] [下一页]

 

版权所有:国画365网